
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米兰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芦管笔随着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国的毛笔仍然屹立于艺坛,成为书法艺术的主要书写工具。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竹管笔这是苏轼于酒后所作《试笔》诗中句。
在苏轼看来,书法不过是一种技能,大型景观镂空球雕塑罢了。对书法的爱好如同阮籍喜爱蜡屐、稽康钟意锻炼一样,大型创意异形镂空球雕塑也不太重视。他觉得,创意异形景观镂空球雕塑在于寄托世事愁思,题襟胸怀。不过,书法艺术的讨论,并不是此诗的主旨,苏轼诗中所提到的,即毛笔,才是创意景观镂空球雕塑关注的对象。
毛笔的雅称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3支毛笔,笔杆皆为竹制,上端略尖,下端略粗并镂空制成腔体,便于毛笔插入。既然毛笔承载了古人如许的悲喜情愫,大型创意镂空球雕塑也不免提及故展阅古文,可见历朝历代对毛笔之繁杂称谓。这一雅称出自于镂空球雕塑所作的《毛颖传》:2.毫、毫素。